近日,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水稻产业再传捷报,“香源十九香丝苗米”和“瑶香丝苗米”同放光彩,在第二十四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水稻良种展示活动暨第十二届广东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入选广东丝苗米第五批认定产品。这是继罗屋村荣获“广东丝苗米产业示范村”、香源丝苗米助力“青香优19香”获评第六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全国好味稻”称号后,一六镇丝苗米产品品牌又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中获得的省级荣誉。
这一项项耀眼的荣誉,不仅是水稻种植主体——广东香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源公司”)等在探索水稻绿色生态模式的成果,更彰显了一六镇党委政府对粮食产业发展的狠抓落实,省乡村振兴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对接科技和政策资源、谋划延长产业链,多重合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突出成效。
“香源十九香丝苗米”和“瑶香丝苗米”入选广东丝苗米第五批认定产品
帮扶新思路,推动变“金仓”
“罗屋村作为‘广东丝苗米示范村’,但产业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为全链条赋能,让一六大米走出去,卖出好价钱,让老百姓的米仓变成‘金仓’。”工作队队长刘海文在调研时着重说道。
自2024年7月以来,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委党校等组团派驻工作队针对当地丝苗米产业“有品质却缺品牌、有资源却难整合”的发展困境,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大户、散户等种植主体深入交流,通过全面调研分析,找准问题所在,确定粮油发展蓝图,提出助推一六镇打造“5+1粮油产业专业镇”的三年工作目标,并积极谋划三产融合链条锻造路径,多头激活“米经济”。
工作队打造以香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构建“科研+企业+农户”联动机制,“上游”联动省农科院等提供种源支持,“中游”帮助建设丝苗米种植、加工设施基地,进行产品差异化定位销售,“下游”联合广州文旅公司规划粮油观光研学路线,打造稻田文化公园推动农文旅融合。目前,香源公司已带动罗屋村农户土地流转500余亩,实现年增收超300元/亩。培育种植大户4户,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联农带农增实效。
科学谋发展,打造新样板
围绕发展目标,通过采用“党委把方向-政府抓执行-工作队补专业”的工作模式,一六镇党委政府正努力推动从“产粮大镇”向“粮油产业强镇”的跃升。近些年来,优质丝苗米品种“青香优19香”等省级主导品种在一六镇大面积推广种植,在良种良法双擎驱动的科技赋能下,种植大户逐渐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同时,在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专家指导下,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建立500亩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区,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助力香源公司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降30%、亩产增15%。
随着“香源十九香丝苗米”“瑶香丝苗米”品牌产品获省级认定,一六镇粮油产业振兴路径愈发清晰。一六镇党委书记邓良辉表示:“我们正在进行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共富的全域振兴,下一步将积极推动粮油产业综合服务体打造,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动‘5+1’模式全镇覆盖,为保障粮食安全与‘百千万工程’打造可复制的镇域样板!”
一六镇丝苗米这颗“米中碧玉”,正从“默默无声”的瑶乡稻田,走向聚光灯下的“广东丝苗米”“全国好味稻”的市场高端,闪耀出乡村振兴的耀眼光芒。
撰文:许东宜
通讯员:曾润垟
来源:南方农村报
众和配资-众和配资官网-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配资一流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